紫色套裝好好看喔~
我喜歡
1. 思考轉移「叔本華」
2. 宗教信仰的問題
3. 叔本華的問題p303 p309 p319
4. 哲學講話
1. 思考轉移「叔本華」
叔本華,德國「存在主義」代表,代表作<意志與表象世界>,因為他對人間的苦難非常敏感,對人生觀感到極度悲觀,所以被人稱做是“悲觀主義的哲學家”。在他的著作裏有許多執偏之處,但由他開創的非理性主義思潮,以及他所講的人生本質就是欲求、掙扎和痛苦,審美在於“忘我”,性愛在於它是“形而上的”等論述,直接間接影響下一個世紀的哲學
哲學思想融合
1. 柏拉圖的「理形論」idea(希臘文),或稱「觀念論」
2. 康德的認識論
3. 吠(ㄈㄟˋ)陀的氾神論及厭世論
(吠陀經為印度教經典,氾神論指所有萬物都有神)
影響尼采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405102310685
叔本華的哲學思想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608062405735
尼采與叔本華的異同
關於死亡叔本華曾寫過這樣的句子
「若是因為『不存在』的想法而使得死亡在眼前變得如此可怕,我們便必須懷著同樣的恐懼,回憶我們尚未存在時的時間。當我們還未存在的時候,那些無限的時間都已經消逝了,我們並未對此感到悲傷。相反地,當我們目前短暫的生命插曲結束之後,我們不再存在於其中的第二次無限又將隨之而來,對此我們卻感到殘忍又無法忍受?是否因為我們已經品嚐過生命存在的滋味,甚至覺得這樣的存在是最可愛的,因而產生對生存的渴望?」
悲觀到我想打他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要得到永久的解脫,就要徹底否定生命意志(叔本華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人與動物之差在於「理性」,而動物是「本能」
「存在主義」如果只是淺淺理解會較為悲觀,
因為曾有人唸了存在主意而自殺,所以大部份人對哲學有偏見,
不過我是覺得念哲學的人思考都很妙
就像以前的蠟像,思考總是很跳痛,所以那時才認為他該念哲學
而他本人也很愛哲學倒是真的
存在主義會思考人存在的意義為何
思考如果你不是在此時出生的
你還會是你嗎
如果你晚一個月出生,還會是原本的星座、原本的個性嗎
不過老實說 星座學星座學
我其實不太相信這種學
也許有一部分是因為自己的關係
因為我是最不像雙魚座的雙魚座
一點都不女人一點都不浪漫一點都不需要愛情
所以每當有人說
哎呀xx座就是這樣這種個性
我都覺得這種說法很奇怪
星座只是一種依據
就像手相面相
可以當作一種參考
個性事實如何
當然還是要從相處來看
好回題
哲學其實不在於解決問題
而在於想出更多的問題
所以到最後會轉向宗教
要瞭解生下來的意義
要從自己內心、對宗教、對神的感知來了解
著作<意志與表象世界>
我們對世界的瞭解都是表象
而內在(它所展現的意志)才是我們所要了解的
例如
你看到一朵玫瑰花
會想什麼
當時班上的答案是
1.女人(本人說的) 2.愛 3.不可侵犯 4.盛開
而其實內在你可以了解到
四季、春暖花開、陽光空氣水
這些才是我們在背後該看到的她的意志
感覺很像我們認識一個人
一開始是接觸他的表象
而他的意志才是我們所該認識的
他認為
「生殖器是意志的焦點」、
「愛只是物種基於繁殖所需要的一種表現」
(當生養小孩就沒了)
被柏拉圖→追求意志的超脫所影響
專注沉思實在界而無掙扎與痛苦的解脫之道
「伙伴關係」(伙伴指情人)
是一把只能遠遠地讓自己感到溫暖的火炬
你認為沉思冥想的生活,能較於社交友誼(愛)還要好
「認為」只是「認為」所以不一定是真正的
凸顯出理性人的感性降低
這段老實說我印象不深
筆記上這樣寫
好像有印象也好像沒印象ˊˋ
亞里斯多分尼說「姓的趨利讓人怠惰」
當人具有創造功能時,人的身份就提高了
新一代的假日我去看<天使與魔鬼>了
真的很好看~
讓我想看書了
裡面的伊旺飾演的總司庫
不就是因為如果承認那個「反物質」
那麼就等於反對上帝的存在
在加上一些理由
而策劃一整個事件
我沒看書,畢竟電影有改編
想更瞭解還是去看書比較好
天使與魔鬼
預告片
會讓主生氣的,不是我們所做的,而是我們即將完成的事
其實我想知道
魔鬼與撒旦
devil和 demon的分別
為何這邊用demon
而基督教中
教父欺負小孩,為何沒有對修女
因為教父極度被壓抑
教父的定義:
(一) 概念說明:教父(father of the church)一詞大致可以定義為:在基督宗教初期的教會作家,他們都以正統的教義和聖潔的生活知名於世,也因此曾受教會嘉許為信仰的見証人。
(二) 教父主要特徵:有四點,即年代古遠、正統教義、聖潔生活、和教會嘉許
這就回到之前提到的人的原罪-性
不過中國傳統對姦淫沒有太大的懲戒
這蠻妙的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理性是哲學,感性是文學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宗教信仰的問題
所謂超脫輪迴
輪迴只是要得到一個軀體,而得以修行
而所謂一劫
一劫的時間是「用布去拍石頭拍到爛掉的時間」
而無間道(地獄)中的
要百千億萬個劫才得以超脫
劫其實還分很多種
以前我還以為一劫是指一個災難
例如這是我的劫之類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406072403659
一劫到底有多少年?
佛教中的所謂的六道,真的有嗎
其實只是人的精神向上的理想性
是佛教的世界觀
正如所謂飽暖思淫慾
只是要你不要太過分
佛教認為
作為男身和女身
男身要修行一千年
女身要修行五百年
為何有這種差別
是因為男生的身體少受一些苦
例如女生每月的見血
這是佛教認為的災
所以我修行才五百年才投胎作為女人,每月都要有該死的痛
補充叔本華名句
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說謊,我們就應該假裝相信他,因為他會變得愈來愈神勇而有自信,並更大膽地說謊,最後會自己揭開自己的面具。
2.讀書是讓別人在我們的腦海裡跑馬;思考,則是自己跑馬。
3.等待,是偷懶的藉口,怠惰的推託。
4.友誼就好像傳說中的海怪,大家繪聲繪影,可是卻仍有待証實.想要擁有一位如聖經所言比親兄弟更親的朋友,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還難呢!
5.如果生是夢、死是醒,那麼我把自己看成是──
從兩者之外被個別劃分出來的存在。事實上,這也不外乎是夢幻。
6.人生最初的四十年會給我們教科書,而後的三十年是對教科書給予註解。
7.時間對善用者親切。
8.普通人耗神於如何打發時間;精幹的人卻耗神於如何有效利用時間。
隔了兩週才打的心得
果然都快忘光光
真令人難過阿
這次因為前面低類到
所以只講到第二部份
天使與魔鬼好看~